2010年4月30日 星期五

《品中資-李飛揚》子憑母貴,揀中銀香港

子憑母貴,揀中銀香港

中央政府雷厲風行,打擊樓市炒風,間接的受害者其實就是內銀股,因為中央是要靠銀行收緊信貸去打擊炒風的。除非你是長綫投資者,否則,今年內銀股都不是首選的投資對象。但如果閣下特別鍾情銀行股,我反而有一個推介,那就是紅籌股身份的中銀香港(02388,下稱中銀)。  

相信大家都不會對中銀陌生,以銀行股來說,她在普羅股民心目中,地位應該僅次於滙控(00005)吧!我認為,如果計今明兩年,論投資價值,她應該比滙豐高得多。  

為甚麼我會看好中銀香港呢?事緣近期我處理一些內地投資移民的個案,跟一些專職的移民顧問公司接觸,才知道很多內地人來港投資移民,不少都是選擇中銀作為金融中介機構,處理他們的650萬投資(根據「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俗稱投資移民,移民者需要投資650萬元於香港的房地產,股票或其他認可的金融資產)。不要忘記,如果他們能夠拿出650萬元投資移民,實際身家肯定一、二千萬或以上,這些客戶的理財需要,相信不用我多說了。  

「本集團繼續與中國銀行緊密合作,提供跨境財富管理業務。為抓住內地客戶的增長潛力,本集團透過中國銀行的『中銀理財全球服務』及『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提供多元化度身訂造的服務。」以上是中銀今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中的一段業務回顧節錄。這正正顯示,中銀確實已經抓著這個難得的機遇,積極拓展這班「貴賓」的理財業務了。 
  
*加強與母公司合作創雙贏*   

「年內,我們繼續深化與母行中國銀行的業務合作,並取得堅實成果,顯示了我們共同努力的力量。透過亞太銀團貸款中心,我們得以擴展區內業務及增加相關收入,而中國銀行集團在2009年亞太銀團貸款業務亦提昇至第一名。我們還繼續加強於2009年4月開展的全球關係管理試點計劃,配合我們主要企業客戶於全球發展的需要,提供一站式的服務。我們將繼續利用核心業務優勢,與中國銀行建立更緊密的合作,一同捕捉中國及亞太地區的新興商機,以實現共贏。」以上是中銀香港主席肖鋼在2009年年報中的一段話。  我想指出的是,在母公司的配合下,中銀香港這幾年將會享有很大優勢,這是其他外資銀行,以至中資的兄弟行也難望其項背的。                   

*還不止呢!*   

2009年7月人民幣貿易結算試點計劃出台,標誌著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配合有關計劃,我們為企業客戶提供廣泛的人民幣結算及貿易融資服務。隨著人民幣在全球經濟中日益重要,我們相信在跨境貿易中,以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的需求亦將日益增加。新推出的人民幣貿易服務將擴大我們離岸人民幣業務範圍,不單覆蓋香港,亦伸延至亞太地區。我們將進一步加強與東盟和其他有關的國家商業銀行的合作,以促進我們的清算業務和其他銀行業務。」 

*18﹒5元可買入望升兩成*   

我相信,從以上幾項滙報中大家已經可以瞭解到,中銀香港的級數跟其他在香港經營業務的外資、華資,甚麼中資銀行,都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中銀早前公布的2009年業績,盈利大幅增長了3倍,達到137億港元(下同)但主要因為2008年的基數太低,只賺33億元,所以顯得特別亮麗。其實,這個數字(以更專業的每股盈利計)大約只等於2005年所賺的錢。而2006及2007年這兩年,中銀的業務增長顯著放慢,到2008年更加受到金融海嘯的衝擊而急速滑落。  

我認為,中銀已經找到她的增長點,就是緊密地與母公司中國銀行合作,在亞太地區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以及貿易融資業務。而在香港,她又有投資移民這度「幌子」,650萬以外,還可以有其他的配套服務呢!  因此,未來兩年,中銀的盈利有很大機會突破2007年的154億元高位(每股盈利1﹒46元),現價(昨日收報18﹒84元)計的2010年市帳率大約1﹒8倍,市盈率12倍左右,我認為相當吸引。以一個月低位18﹒5元為入市位,持有至今年年底,回報應該逾兩成。《經濟通通訊社資深分析員 李飛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關於我自己

This blog is above all important news, interesting investment topic and potential shares in HK and UK. This year, I will specificlly looking for a multi bagger shares, this ia challenge a challenge that the young ones have to takes some time!

追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