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7日 星期三

林木業概況

林木業為朝陽產業林木業是可持續發展且環保的行業,它不僅為人類提供源源不絕的可再生資源,而且對人類的身心健康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木材廣泛應用於建築、傢俱製造及造紙等不同領域;中國及各新興國家急速發展的經濟、世界居民對建築用木、傢俱用木及紙張不斷增長的需求,勢必帶動全球對林木資源的需求。

全球林木供應緊張的局面,加上林木業本身所具有的可持續發展、可循環再生、對世界環境友好、對人類健康有益等特點,促使林木業成為中國以至全球的朝陽產業!據美國《華爾街日報》2007年8月22日報道,在截至2007年6月的財政年度,哈佛大學的捐贈基金又增值了23%,達到了創紀錄的349億美元,列美國各大學之首。而哈佛大學基金投資於商品中的資金,有77%集中在林業投資上。

全球木材供應緊張根據國際熱帶木材組織的數據顯示,非洲、亞洲及拉丁美洲三個木材主要供應地區的森林覆蓋率不斷遞減,加上各供應地區因環保意識的提升而實施減少木材供應政策,導致全球木材供應量明顯下降。然而,世界自然基金會預期至2010年,全球對木材的需求將按年增加10%,供求失衡勢將持續。

近年木價不斷上漲在全球木材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加上世界各國的經濟持續增長,引致過去3年木材的價格升幅顯著,部分品種的木材價格飆升65%,為林木業提供有利的營商環境。
(資料來源:聯合國糧農組織及德意志銀行)


中國林木業概況

國家實施林木優惠政策中國政府為舒緩木材供不應求的情況,2003年決定將以往由國家擁有及控制的森林開放予私人企業租用作生產林木用途,並提供免息貸款和稅務豁免等優惠政策,所有從事林木發展的企業更可獲財政部的利息補貼,政府大力鼓勵商用林的種植,有關政策對中國林木業的長遠發展極為有利。

強勁內需帶動木業發展現時,中國逐漸成為世界的木材製品加工中心。尤其近年中國經濟急速發展,國內生產總值不斷上升,國內建築業、傢俱業及造紙業增長強勁。根據PÖyry的調查報告,單是中國的硬木原木進口,就從1995年的200萬立方米飆升至2005年的約1,100萬立方米;而硬木鋸成木進口也由1996年的不足100萬立方米增長至2005年的400萬立方米以上。目前中國每年進口木材類產品折合原木達1億多立方米,進口額高達200多億美元。德意志銀行預計未來5年,中國房地產市場按年增幅10%,將會大大增加國內市場對木材資源的需求。強勁的內需將會刺激中國林木業的長遠快速發展。

中國木材供不應求不能滿足國內需求隨著經濟蓬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以及環保理念在全球及中國日漸普及,現代人在選擇辦公或家居環境時,逐漸偏向於親近自然、對身心健康均有益處的木材製品。中國95國家級重點教材《木材保護學》一書明確闡述了居住木屋能夠多活9至11年的論點(見《木材保護學》第16頁第12行)。該數據表明了木材製品對人類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同時也揭示了使用木材製品必將成為長盛不衰的潮流。現時由於政府政策大力鼓勵商用林的種植,中國逐漸由過去的“以塑代木”、“以鋼代木”向“以木代塑”、“以木代鋼” 轉變,進一步加速木材供應緊張的情況。

現時中國的人均森林面積只有0.132公頃,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34位;人均森林儲備面積9.421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居世界第122位。世界自然基金會預計2010年,中國本土的木材產量只能滿足其48%的總木材消耗量,較2005年的63%下降15個百分點。目前中國木材年需求量接近3億立方米,但年供應量最多只有接近2億立方米。由此估計,中國的木材缺口高達1億立方米;到2015年,中國木材缺口更將飆升至1.4億立方米。如此巨大的市場斷層,現時主要依靠增加進口量和加速發展速生豐產林彌補。

較高的入行門檻林木生產企業需要龐大的資本性開支、行業專業知識及廣闊的人脈網絡,入行門檻較一般行業為高,故即使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現時市場上只有少數具規模的林木經營商。

上游林業企業率先受惠全球及中國木材供求失衡的情況為林木業帶來極大的商機。德意志銀行預期,隨著種植技術的提升增加林木的供應量,從事上游林木生產的企業、行業的整合者以及垂直綜合一體化的營運商勢必受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關於我自己

This blog is above all important news, interesting investment topic and potential shares in HK and UK. This year, I will specificlly looking for a multi bagger shares, this ia challenge a challenge that the young ones have to takes some time!

追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