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派送紅股達拆細效果,增加股份流通量
《經濟通通訊社記者李可美21日報道》4月份已近尾聲,大部分上市公司已公布去年度全年或今年度中期業績。過往若企業盈利理想的話,通常都會透過派現金股息回報股東。觀乎今次業績期的情況,發覺愈來愈多企業選擇派送紅股,以取代傳統現金股息的方式。往往公布派送紅股後,有關股份股價都有一定的波動。。
*按股東持股比例派紅股,「碎股」需低價沽售*
派送紅股,即是公司按股東的持股比例,向股東派發額外的股份。投資者收取紅股後,可於市場上直接沽售套現,但要留意或因派送的是「碎股」而需以低於市價沽售。觀乎,今年有超過20間上市公司派送紅股,當中不乏大型企業,如:民生銀行(01988)及東方電氣(01072)等。以民行為例,派息5分人民幣及10送2紅股,即持有1手500股的投資者,除了收到25元人民幣股息外,更可額外獲得100股紅股。
至於傳統的現金股息,不用多說,即是直接派發現金予股東,主要因為企業盈利增長強勁,又或者企業現金流充裕卻暫時無投資機會,就可能透過派息或特別息回饋股東。最新例子是忠旺(01333)今日公布全年多賺85%,派末期息19仙及特別息7仙,持有1手400股的投資者,便可獲取約104元股息。
*送紅股而降低派發現金股息,可避免財政壓力*
兩種回饋投資者方式,對於公司而言,最大的分別是派發紅股更具彈性,透過增加股份的流通量,達到拆細股份之目的,另一方面又可避免派發現金股息而導致財政壓力。不過,值得留意的是,公司派送紅股後,股價會於除淨日按派送股份比例而下調,股數增加、股價下降,股東手持股份總值仍不變,產生攤薄效應。同樣地,派股息方面,股價亦因除淨亦下調,資產總值仍不變。因此,投資者要留意的是,除淨日股價表現而衡量總體回報表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