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本欄談過代工業所面對的宏觀壓力與契機。本周本欄更具體描述近來加薪潮對台資電子業界的影響。
*零組件廠一般不易加價*
內地基本工資長期看升,零組件廠面臨獲利壓縮困境,但現階段很少有零組件廠商敢貿然加
價。
首先,競爭對手沒有加價,業者也僅能靜觀其變;
其次客戶也同樣受到工資上漲波及,供應鏈也只能自求多福。
而連接器製造商正崴率先加價,第2季起已陸續反映成本給國際客戶,漲幅約10%,第3季將可看到漲價效果,並計劃初期投資1000萬至2000萬美元,盈利可望重回過去水平,並將於較內陸的江西或安徽選擇一地設置生產基地,減輕沿海工資上升的衝擊。
但要留意正崴背後有來自大客戶蘋果的支持,零組件廠除非有同樣的優勢,否則工資上漲的苦果恐怕暫時只能默默承受。
儘管人力成本佔總成本結構比重不高,依不同行業比重在10%至15%,假設工資增加
一成至兩成,對毛利率的影響則在1%至3%之間,表面看來薪資增加對獲利衝擊有限,但是對毛利率不高,或是規模較小的廠商而言,若不能轉嫁成本,中長期面臨的經營挑戰並不小。基本工資增加短時間會有陣痛,但長時間則可透過自動化、調整產品組合、提高產品附加價值、遷往內陸等方式,降低工資上揚對成本的影響。例如正崴自動化程度提高後,不排除將新材料、沖壓、貴金屬電鍍等製造過程遷回台灣。
事實上,要對客戶調高價錢並不容易,零組件廠面對代工廠無情砍價,代工廠面對品牌客戶的壓力,品牌廠又要維護市場佔有率,環環相扣。儘管加工成本佔產品終端售價的比重很低,但要將成本層層轉嫁,則要透過大環境經營壓力改變,例如人民幣、原物料、工資同步上漲,才能取得各個環節的理解而同意加價。
*供應減少或增零組件廠加價機會*
ODM(設計代工廠)廠指出,由於第1季內地官方調漲基本工資,而且缺工缺料現象吃緊
,所以為確保貨源,已接受部分零組件廠商加價約5至10%,零組件廠現階段要再啟動二波調價,壓力不低,這是因為ODM廠的品牌客戶十分精明,零組件或代工報價很難說再漲就再漲。
不過上游零組件廠商提供的薪資及福利恐怕仍不及系統廠,因此下半年旺季來臨,仍有可能面臨招工不易的現象,屆時代工廠比較有可能接受零組件廠加價,以分擔供應商的壓力,尤以低毛利、高度人力密集,而且佔成本比重不高的零組件產品較有加價的機會。
*部分廠家受惠於加薪潮*
IC設計龍頭聯發科認為內地近期的加薪潮將令內地民眾收入提高,在衣食住行的消費上也
將增加,這對聯發科是正面訊息。由於聯發科的手機晶片有一半都是以中國內銷為市場,因此加薪將可望增加人民的購買力。內地與新興市場持續成長、人均所得日益提高,意味著消費能力相對增強,接下來對於娛樂、通訊與資訊服務產品的需求,也將逐漸成長,利好聯發科的藍光播放機單晶片、多媒體與網路電視晶片、高整合度手機單晶片等產品。
亦有廠商選擇不加薪。內地設廠的台資沖壓件大廠鉅祥,目前在內地各廠員工薪資部分都符合當地規定,並沒有調薪打算。而相關下半年度新模具接單情形及模具接單情形,大約都有一個半月能見度。訂單情形不錯,大部分以手機、汽車零件類為主。
綜觀以上例子,加薪潮對台資電子業影響有弊亦有利,而不是一般所認為的全然不利。利弊與否,主要取決於與客戶議價能力、需求會否受惠於加薪潮、能否提高產品附加價值,以及短期和長期成本控制能力。
《兆豐資本研究部提供》
(*編者按:兆豐資本為本港台資投行中上市保薦宗數計最多、單一宗集資額及累積集資額計為最大,並首創「兆豐港股台商指數」追蹤在港上市台商表現,成份股為包括富士康國際
02038)、中國旺旺(00151)、裕元(00551)、康師傅(00322)及達芙妮(00210)等共15間在港上市台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