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7日 星期一

《品中資-李飛揚》國策主導,醫藥板塊屬完全內需概念

*老牌醫藥股不成氣候*
在港上市的中資醫藥板塊,主要分成兩批,一批是早年上市的國企醫藥股,

主要的代表包括:

中國製藥(01093)、新華製藥(00719)、廣州藥業(00874)及同仁堂科技(08069)等,但這批醫藥股的市值相對較細,在經營方面,不是毛利率太低,就是盈利飄忽,所以,雖然大部分上市經年,但始終不能成氣候。

另一批則是近年才上市的民企醫藥股,近期較受注目的包括:聯邦製藥(03933)、利
君國際(02005)及神威藥業(02877)等,這些股份的規模雖然不算太大,但部分的毛利率很高,已經逐漸吸引到機構投資者注意,例如聯邦製藥和利君國際先後獲得惠理基金垂青,入股成為策略性股東。

當然,國藥上市,最大意義是令到這個板塊終於有個領導股,而她的股價表現,更令到一眾投資者對醫藥股另眼相看。

在品評個別股份之前,我認為,大家必須先對內地的醫療改革方案有個基本認識,才會明白
為甚麼醫藥板塊值得大家留意。事實上,去年中陸續出台的內地醫療改革方案,對內地醫藥行業帶來莫大商機。從投資角度看,醫改方案是大大提升了醫藥板塊的投資價值。

*8500億元醫療開支的商機*

2009年中,中央政府作出了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決策,提出到2020年實現
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讓全體民眾「病有所醫」的宏大目標,並承諾在2009到2011年期間,將投入8,500億元人民幣,專門用於醫療改革。

簡單來說,醫療改革方案主要涉及5個範疇,包括︰推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提高農民
健康水平;實行醫療保險制度;加強基層醫療衛生建設;實行基本藥物制度;以及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

如果從投資的角度去理解,醫改的其中一個重點是「醫藥分家」,杜絕過往醫院透過調高藥品價格以補貼偏低的醫療服務收費。落實此政策後,將令藥品價格顯著下調,刺激市民使用藥品的需求。由於「降藥價」只是壓縮醫院的藥價,而非降低藥物的出廠價,在需求增加的情況下,將對醫藥企業相當有利。

另一項對醫藥行業有利的改革是國家對民眾的醫療補貼,計劃在3年內投資8500億元為全國城鄉提供基本醫療服務,並於2010年將城鄉居民的醫療補助額由80元加至120元,並銳意要於2020年,令內地的醫療服務達至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這項投資將令醫療保障制度全面覆蓋城鄉居民,將現時服務大概3億人口的醫療市場擴大至
13億人口,自然令醫藥企業大為受惠。

另外,發改委公布的《改革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的意見》(下稱《意見》),指出
要進一步理順醫療服務價格的關係,延續醫療行業的改革。

藥物方面,《意見》提出,要進一步降低偏高的藥品價格提高臨床必須的廉價藥品價格
並制定國家基本藥物價格

醫療服務方面,將改革醫療服務定價方式,制定不同級別醫療機構和不同職級醫師的合理服務價格,也將提高體現技術和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

在醫療器械方面,將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和治療價格,加強醫療器械價格管理。這一切都

可令市場價格秩序逐步好轉,藥品價格趨於合理,也能緩解醫療服務價格結構性的矛盾。 

由於篇幅關係,有關醫改的其他重點及個股的品評,下次再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關於我自己

This blog is above all important news, interesting investment topic and potential shares in HK and UK. This year, I will specificlly looking for a multi bagger shares, this ia challenge a challenge that the young ones have to takes some time!

追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