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7日 星期四

《股林淘金-林家亨》墨西哥灣油鑽意外引發油價重上百美元

美國墨西哥灣今年在4月20日發生的深海油井爆炸沉沒及漏油事件餘波未了,6月11日英國石油主席Carl-Henric Svanberg被傳召至美國,總統奧巴馬親自會見,已令英國石油答應撥備200億美元,作為日後最少的善後費用。美國官方委派的石油專家指出今次墨西哥灣意外發生後的漏油量,有可能高達每天4萬桶,由4月20日至6 月中,即漏出了近200萬桶原油,約是1989年亞拉斯加灣Exxon Valdez油輪擱淺後漏出的7倍,未來該區的海洋生態受污染破壞是肯定的,但影響的年代跨越時間卻是不太肯定。

今次的鑽油台失火焚毀屬於非常罕有的意外事件,發生的機會率其實很低,但畢竟極少的機
率也是發生了,英國石油真的算是倒霉。美國政府現時雖然是刑事調查事件,但筆者認為成功以刑事入罪的機會不大,最後應是以破紀錄的罰款和賠償了結,英國石油應可以存活,不受破產威脅。

*原油散海底,一半油污難撈回*

雖然現時美國石油在肆事的海面不斷派工程船隻吸取浮在海面的油污,但一半的漏油其實在
海底,散於各方,隨深海水流漂流。從深層海底鑽出的是原油,其溫度比水面低很多,故重量大部分是重於水,但有部分原油被壓力擠出時隨氣體帶到上水面。在技術上,浮在水面的油污可用浮泡橡膠鍊圍著後慢慢吸取回收,但沉在海底的油塊卻隨深海水流四散分飛,沒有固定的環境可於收回,此等油污未來慢慢沉澱於海床,對深海海床生物有致命性的打擊,威脅深海生物的下層食物鏈的生存。

*現價油量40年內將枯竭*

英國石油今次的鑽油台意外雖有保險賠償減低其損失,但部分收拾殘局的費用和未來的司法
訴訟及罰款必會超過保費上限而需要自掏腰包。此等高昂費用,必會令未來此等鑽油活動保險費上升,最終將反映在消費者層面-即油價身上。

探油成本上升,但環球政府對新能源的補貼資助卻不斷增加,形成石油以往對比其他資源的
競爭優勢不斷下降,石油公司們未來難會再有意欲大力投資於海洋探鑽行動。在過去20年,美國新的煉油廠建立數目大幅低於七、八十年代,大部分歐美石油公司只是花費在維修舊廠或在既有廠房上提升產能,和將部分煉油業務外判給分散於全國的獨立小型煉油廠,大量資本投入石油行業的七十年代光景已經不復見。

  以現時的70美元油價水平,能在此經濟效益下開採的石油資源,在不足40年內就會枯竭,石油公司要增加開採量,油價上升是必要條件。石油使用效能的技術在過去十年進步很少,似乎已到了技術的盡頭,再大幅減低石油用量的可能性很低,但其他代替能源供應很少,其他電能和太陽能的成本高昂及技術未有新突破,人類未來20年內,還得主要依賴石油能源。

*需求增加供應少,百元油價明年來*

歐美經濟增長雖然復甦緩慢,但金磚四國,中國、印度、俄羅斯和巴西的經濟增長動力未減
中國現今的汽車生產量和銷售量已躍居全球第一位,中國本身因為環保問題亦對煤炭能源產品大幅嚴限,石油和天然氣產品需求仍是快速增加,在未來石油供應有限(主要是石油公司不願意加大投資),需求卻不斷增加底下。筆者有理由相信油價會重上100美元的水平,時間很可能在2011年便會發生。美元強勢持續或會拖延油價升浪的步伐,但100美元目標只會遲些到,不會不到。

故此,中海油(00883)、中石油(00857)、昆倫能源(00135)等可以長
線看好,而煉油股儀征化纖(01033)、中石化(00386)等未來的盈利,則仍要視乎國家對化工產品價格調控和盈利補貼等政策所左右,只能作短、中線的高沽低撈了。

《恆豐證券研究部董事 林家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關於我自己

This blog is above all important news, interesting investment topic and potential shares in HK and UK. This year, I will specificlly looking for a multi bagger shares, this ia challenge a challenge that the young ones have to takes some time!

追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