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選結果出爐。保守黨贏得305個議會席位(勞工黨258個,自主黨57個,其他黨派29個)。1976年以來首次出現沒有絕對多數的局面,這稱之為「浮議會」,保守黨須建立聯盟以執政英國。
大選後英國經濟可能出現以下趨勢:
* 與構建聯盟有關的危險將增加圍繞擬議解決赤字問題各種方案的不確定性。其將增加英
國債務的壓力,並增強市場對英國資產的不信任感;
* 保守黨獲勝(無論之後構建甚麼樣的聯盟)預測英國將出台新的緊縮措施。但政府的聯
盟架構意味著解決龐大赤字的方法更軟弱無力。同時,這種合作式的架構意味著議會在
新緊縮措施投票表決方面的阻滯更少。以絕對(但較為微弱的)多數獲勝將意味著議會
中存在更多阻滯;
* 將出台對銀行新的徵稅措施(這與目前全球性的金融體系改革相符);
* 英國央行的職能將得到強化對金融服務管理局(FSA)不利;
* 英國不會加入歐元區;
* 不會出台與美國類似的行業政策。英國仍將嚴重依賴金融活動。
*保守黨主要政策*
* 節約公共開支:2010-2011年在不影響公共服務質量的前提下節約60億英鎊
,主要在國民醫療保健服務、國防部、國際發展部中。
* 2011年公共部門薪酬凍結一年(不包括100萬最低收入人群)
* 對收入超過5萬英鎊的家庭不給予稅務減免
* 削減兒童信托基金的所有支出,但最貧困家庭和有殘障兒童的家庭除外
* 對最大的公共部門養老金設定上限
* 各位部長減薪5%、凍結5年、國會議員數量減少10%
* 對超過25萬英鎊的商品住房免徵印花稅
* 建立消費者保護機構
* 給予已婚夫婦的免稅額由向銀行征稅獲得
* 最富裕的臨時雇員的稅率仍為50%
* 提高雇主開始支付國民保險供款(NIC)的薪酬門檻
* 提高遺產稅門檻
* 僅將獲利超過3﹒5萬英鎊的雇員國民保險供款提高1%
* 取消金融服務局、英國央行對金融體系進行整體監督的權利得到強化:建立金融政策
委員會和貨幣政策委員會(監控系統性風險、監管和特別決議制度)
* 提高擁有風險性活動的儲蓄銀行的資本金要求
* 控制銀行紅利
* 將個人遺產稅限額提高至100萬英鎊,家庭遺產稅限額提高至200萬英鎊
*自由民主黨主要政策*
* 嚴禁逃稅
* 公共部門加薪設定400英鎊的上限
* 將納稅人門檻提高至1萬英鎊
* 對國家養老金基於平均盈利進行指數化調整
* 為任何在三個月競聘實習期的年輕人每周支付55英鎊
* 就業中心改革
* 實現英國皇家郵政局部分私有化(政府和職員仍將擁有總資本的51%)
* 為消費者提供更多保護
* 對收入低於1萬英鎊的人群免徵所得稅
* 出台對銀行徵稅的措施
* 將資本稅上調至所得稅的水平
* 對價值超過200萬英鎊的物業加徵土地稅
* 用綠色復甦計劃創造10萬個就業職位
這三個政黨對下列議題的看法相同。保守黨和自由民主黨結盟表明
* 出台對銀行新的徵稅措施的意願,該決定將取決全球層面在該問題上達成的一致意見。
* 控制紅利的意願
* 由於保守黨獲勝,利用更多監管權力改革金融體系的意願可能會轉向英國央行
* 到2014年將公共赤字減少50%
* 對歐元區成員國的身份保持一定程度的不信任
* 將養老金在平均盈利的基礎上重新進行指數化調整
* 限制或凍結公共服務領域的薪酬
* 缺少明確的新行業政策,缺少結構性改革自由民主黨和保守黨結盟將阻礙在該領域的任
何努力,原因是這兩個政黨對解決不均等問題的方式持強烈反對態度。盡管如此,保守
黨和自由民主黨結盟將促進綠色新能源計劃的發展。
*英國經濟復甦存一定的脆弱性*
英國經濟受到此次危機的沉重打擊,這是由於國內層面的房地產泡沫破裂所致,也是由於其
在全球層面的金融活動風險所致。經濟震盪較為顯著,原因是2009年英國GDP同比下降
5%,而歐元區和美國則分別同比下降4%和2﹒4%。與其他西方經濟體類似,英國政府出台
了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並且英國採用了非常規貨幣政策,從而使經濟活動出現較為顯著的回
升。勞動力市場、房地產市場以及零售銷售反映出經濟狀況的改善。
經濟逐漸復甦但仍存在一定的脆弱性。失業率可能已經達到峰值(申請人帳戶為負值似乎表
明)但仍處於歷史高位。信貸(以往對英國的經濟動向如此重要)總體尚未復甦,並且最重要的
是,英國的預算形勢已顯著惡化。就赤字而言,英國大體上處於希臘的水平。為重新控制其債務
所必需的基本盈餘居於發達國家最高的行列,意味著努力生產的水平非常高。
*保守黨優先考慮的問題是削減赤字*
我們可能會看到英國(與美國和歐元區類似)面臨雙重挑戰:支持其經濟,同時準備必要的
預算整合。工黨和保守黨在大選期間就上述兩個挑戰優先次序的問題似乎出現強烈對立。工黨為
支持需求明確選擇基本上延續其政策構成,正如我們在其競選方案細節中所看到的那樣。通過增
加稅收來削減赤字應只會發生在2011年以後。相反,保守黨優先考慮的問題是削減赤字,並
且最快在大選之後的50天內提出新的預算議案並削減支出。自由民主黨的立場則處於上述兩個
政黨之間,堅持減少不均等狀況。大選結果表明保守黨明顯領先,這含蓄地反映出,除現任政府
正在失去執政能力的事實之外,英國民眾對維持債務可持續性的問題憂心忡忡。
候選人在財政穩定性方面的主張模糊不清,這可能導致諸多不確定性,增加市場的擔憂。我
們可以看到,各政黨在2014年之前將赤字減半的問題上立場相同。但是,各政黨實現這一目
標的各種主張卻含糊不清。保守黨提議的減少支出的規模不夠大,不足以真正解決債務問題,而
工黨則看起來過於寬鬆,盡管在對公共債務厭惡情緒與日俱增的背景下英國面臨諸多經濟困境。
自由民主黨的中間立場也不具有任何有利條件,缺少控制公共支出的強有力承諾,這促使市場的
擔憂增多。
*市場壓力促使未來政府加快公共支出整合*
最後,所有這三個政黨都假設經濟增長(最新預算報告中包含這些數據),這太過於樂觀。
該報告預計2010年至2012年英國GDP將分別同比增長1%-1﹒5%、3%-3﹒5
%和3﹒25%-3﹒75%。在我們的情景預測中,我們預計2010年和2011年英國G
DP將分別同比增長1﹒3%和2﹒1%。我們必須回溯到2000年初或者2004年(當時
正處於泡沫中期),以找出與最新預算報告中呈現的類似的增長水平。以各政黨不同的前景預測
為基礎的過於樂觀的經濟前景,預示著未來將會出現補充性的預算難題。最後,保守黨將不得不
構建執政聯盟的事實表明,削減赤字的方式更為軟弱無力。
我們認為,鑒於在該領域所要采取的各項緊急措施,這並不是正面的。我們認為來自市場的
壓力將促使未來政府加快公共支出整合的進程。在此背景下,保守黨和自由民主黨結盟不是最壞
的結果,原因在於這意味著實踐這一進程在議會中遇到的阻滯更少。英國經濟已經企穩,且十分
強勁,足以面對上述問題。由於即將推出新的緊縮計劃,我們預計2010年下半年復甦步伐將
會減緩。
*保守黨獲勝,英國加入歐元更渺茫*
保守黨獲勝、自由民主黨(唯一鄭重設想加入歐元區的政黨)的結果令人失望,這使得英國
加入歐元區的可能性更渺茫,主要原因在於:
* 英國加入歐元區將取決於全民投票,而民意依然是反對這一想法
* 目前歐元區的困境降低了它的吸引力
* 英國需要獨立的貨幣政策,以穩定資產,原因是英國更依賴與房地產市場和金融市場有
關的財富效應
* 英國和歐元區之間仍存在經濟震蕩的不對稱性,從而降低了共同分享相同貨幣政策的必
要性
* 英國通常利用英鎊貶值來重新恢復一些競爭力
* 未來英國央行在市場監管和監控方面將發揮更大的作用,鑒於金融業在英國所佔的比重
以及改革問題的重要性,英國有意維持其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中信証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 胡一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