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幣兌歐元年內升值已逾12%
* 產品價格上漲削弱對歐洲出口競爭優勢
* 個別企業遭遇歐洲客戶解約
* 歐洲去"福利化"才剛開始,最糟糕情形還未到
* 出口產品議價能力弱,應加快產業升級
作者曲偉治
路透上海7月19日電---中國對歐洲出口企業切實感受到了人民幣升值之痛:歐債危機已令外需市場不振,而人民幣對歐元今年以來的大幅升值更是雪上加霜,部分外貿企業甚至出現了訂單取消乃至客戶流失的現象.
但這還僅僅是開始,歐元弱勢目前看來仍遠未到底,中國對歐出口最困難時期還未到來.企業短期內可以通過加強內銷,以及拓展美國市場等途徑減壓,但長期仍應仰仗產業升級.
"下半年出口的壓力都很大,三季度可能稍微好點,四季度更加嚴重,...現在一些個別企業已經出現了匯兌損失."中國銀行(601988.SS: 行情 )(3988.HK: 行情 )全球金融市場部分析師石磊表示.
他指出,人民幣兌歐元的升值,直接導致中國出口到歐洲的商品價格上漲,正在給企業帶來越來越大的壓力,未來的情況可能會更糟糕.
歐洲爆發的債務危機導致歐元應聲而挫,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人民幣兌歐元上半年亦震盪走升,在6月初升幅超過20%,雖然之後歐元強烈反彈,令人民幣縮小漲幅,但今年來仍維持12 %的升幅.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即表示,現在世界經濟開始復蘇,但進程非常緩慢,還有很多不確定性.既要擴大內需,又必須穩定外需,兩者不可偏廢.
**四季度情況可能更糟**
人民幣兌歐元的升值效果正逐漸顯現,中國出口到歐洲的產品競爭力降低,有個別企業的歐洲客戶甚至出現解約行為.
A股上市的一家電企業市場部人士就透露,由於歐元貶值,公司出口到歐洲的產品價格不斷提高,近期有幾個歐洲大客戶取消了訂單,而外貿訂單的減少又讓該公司立即取消對國內上游鋼廠的板材原料訂貨.
而通過對珠三角和山東地區的幾家報關公司的採訪了解,目前確有個別客戶對歐洲出口的報關單數有所下降,並且企業向歐洲寄送樣品的數量增多,拓展新客戶的壓力明顯升高.
招商銀行(600036.SS: 行情 )(3968.HK: 行情 )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劉東亮指出,"下半年對歐元不太好看,可能還會繼續下跌,...四季度(中國對歐洲出口)的情況會比較的差."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中國上半年對歐盟出口同比增長36%,增幅較1-5月降低了1.4個百分點.
國家信息中心最新報告就預計,下半年世界經濟復甦進程依然曲折,中國進出口增速將逐季放緩,全年出口同比增長24.5%左右,進口增長33.6%左右
刘东亮认为,如果欧洲债务危机在下半年出现恶化,则欧元继续贬值是不言而喻的;即使欧债危机得到控制,但欧元与美元相比,仍是高风险货币,欧元的表现将依然相对疲弱.由于上半年欧元跌幅很深,三季度可能会有一波反弹走势,但四季度再大幅探低的可能性很大.
此外,石磊还指出,从较长的时间来看,欧洲"去福利化"进程才刚刚开始,该过程将削弱欧洲居民的消费能力,在深层次上影响到对中国产品的需求.
**出口转内销效果有限,产业升级是趋势**
对欧洲出口市场的困境,中国外贸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中银国际证券经济学家程漫江认为,四季度对欧洲出口悲观的情况可能会是个位数增长,现在企业需要通过拓展美国市场,加强内需等措施来渡过难关.
"当然,(内需转移外需不足压力)全部肯定不现实,只能是一部分,而且是好的企业才能做到."程漫江指出.
她进一步表示,由于国内外市场结构不同,产品标准不同,大部分企业在外需转内需方面,并不一定可以成功,并且目前国内需求本身并不旺盛,全部承接出口萎缩的压力目前是不现实的.
大部分的分析师均认为,不管是开拓新的市场,还是产品的外需转内需都是短期的权宜之计,长期来看,应加速中国的产业调整升级.
上海一大型券商的策略分析师指出,现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让过去低附加值的出口加工模式遇到挑战,与亚洲其他国家出口产品同质性,也让中国缺乏议价能力,仅有的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
"今年都出现好几次罢工了,成本上升压力很大,...中国现在需要向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升级,这样才能避免和国外的低级竞争."他指出.(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