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2日 星期四

國內地産酒店業

在國內地産商面臨調控大多選擇商業地産作爲轉型方向時,碧桂園選擇酒店作爲突破口顯得與衆不同。“在2008年調控之後,碧桂園的地産業務已經全面向廣東省內收縮。”國泰君安港股分析師姚峣指出。在這種背景下,碧桂園希望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和穩定的現金流來源也就可以理解了。“酒店業的特點就是現金流充沛,沒有壞賬。”華美酒店顧問機構首席知識管理專家趙煥焱說。顯然,這點對于碧桂園來說,非常有吸引力。


碧桂園酒店管理集團副總經理趙英華透露了碧桂園大力發展酒店的意圖:“房地産開發業務到底還能發展多少年?說不定到40年、50年之後,碧桂園集團所剩下的,就是這些酒店資産了!”碧桂園希望酒店資産成爲非住宅業務的經常性收入來源,成爲長期優質資産。

但酒店業到底是不是碧桂園眼中的“黑馬”?

“中國的酒店市場有望在5~10年內超過美國。”趙煥焱告訴記者:“中國酒店業正在上升,二三線城市的高星級酒店業市場前景更好。”

趙煥焱表示,漢庭、如家、7天等酒店今年一季度的營收同比增長都超過或接近了30%,北京、香港的酒店業務一季度整體增長都是10%左右。中國的酒店業正面臨著新一輪的上升。

由于一線城市酒店的逐漸飽和與激烈的市場競爭,2009年國內酒店的投資環境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酒店業的發展重點開始逐漸從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轉移,其中天津、青島、三亞、珠海、重慶、杭州吸引了廣大投資者的目光。

“相對于供求關系比較嚴峻的一線城市和一些旅遊目的地城市,二三線城市的高星級酒店業市場前景更好。”趙煥焱說。

碧桂園酒店管理集團副總經理趙英華也認爲目前是發展二三線城市酒店業的良機:“現階段,‘地産+酒店’模式做商務酒店,資金投入不多,成本較低。”

輝立證券研究員陳耕撰寫的報告顯示,碧桂園酒店業務已經連續5年實現增長。陳耕稱:“由于酒店業務運營的前期開支較大,因此,盡管公司有12家酒店投入運營,目前酒店業務板塊仍基本處于盈虧平衡狀態。我們預計,酒店業務板塊在2010年將實現盈利,從2013年開始該業務板塊每年將爲公司提供超過9億元收入和3.5億元的稅後利潤。”

而執懷疑論者則認爲碧桂園的酒店業務面臨著不少問題,除了碧桂園正在聯手國外酒店集團嘗試解決的擴張過快,管理能力跟不上的問題外,由于碧桂園一直喜歡拿郊區的土地做大盤,所以碧桂園很多酒店都面臨著位置太過偏遠,客流量不足的問題,這也將成爲碧桂園酒店業務開展的一大難題。

來源:數字商業時代

如日初升的中西新能源技術競爭

Thomas Hout


中西方間的競爭常常用“零和博奕”(zero-sum game)來形容。中國從事玩具或服裝等產品的生產﹐而這類行業在西方已沒有經濟效益可言。但在其它領域﹐中國、美國及歐洲在廣闊的新興行業正展開競爭。這會給各方帶來新的挑戰。這種競爭正在形成之中﹐從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輪渦機等綠色技術中可見一斑。

表面看去﹐太陽能技術市場的狀況看似中國傳統戰略的重演。以尚德(Suntech)、英利(Yingli)及晶澳太陽能(JA Solar)為首的中國公司﹐採用老式的太陽能電池板﹐使用硅片﹐大幅提高產量。中國目前的硅片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三分之一。

產能上過度投資﹐加之硅價較低﹐使中國製造商在過去一年半中將價格壓低了約50%﹐令歐洲的Q-Cell等無力保持如此低價的西方早期行業龍頭受到擠壓。

但採用更先進技術的西方生產商仍找到了方法﹐通過創新進行競爭。總部位於亞利桑那州的First Solar創新出一種基於碲化鎘的薄膜半導體工藝﹐就其電池板產量而言﹐與尚德相當。

這種原材料比傳統的硅更貴﹐但First Solar的製造工藝成本很低。這種工藝經進一步開發後﹐將可能比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硅更高效。

除技術上的優勢之外﹐First Solar還開始在全球擴張業務。如今﹐它的研發和試點生產都位於美國﹐而在馬來西亞進行大規模的製造。實際上﹐該公司正開始進軍中國﹐參與在內蒙古承包建造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發電站(裝機容量為200萬千瓦﹐相當於一座大型核電站的發電量)﹐而且還有望在中國開設一家工廠。

此外﹐還有位於加州的Nanosola﹐它正在把其新技術帶到市場上。Nanosola使用的是基於一種銅化合物的薄膜。該公司在加州和德國的工廠採用自動生產工藝﹐事實證明﹐隨著這項技術的完善﹐有可能成為速度最快、成本最低的技術。除這兩家西方競爭者之外﹐全球還有很多其他太陽能技術仍在開發階段。

這就意味著為了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中國僅僅有成本優勢是不夠的。除了尚德﹐其他中資企業在舊技術市場上都佔有相當的份額﹐但沒有利潤來為研發提供資金。與此同時﹐地方政府補貼和創業資金彌補了資金不足﹐但這些資金不一定靠得住﹐足以為高成本的長期研究提供資金。在這點上﹐還有個問題是﹐直到最近之前北京都沒有優先考慮太陽能領域的投資﹐導致中國生產商失去了國內市場。

上述這些因素產生的後果是﹐很可能有不止一種太陽能技術會被廣泛使用﹐給國內外製造商都留下生存的空間。即使是在中國國內﹐關於在新的太陽能項目中是使用美國的薄膜太陽能電池板還是中國硅片產品﹐地方政府官員看起來也存在分歧。

風能市場在兩方面都顯示出不同的挑戰和戰略。就風能而言﹐風能是北京優先考慮的問題﹐意味著大筆投資和巨大的機會。與此同時﹐規定要求在每個渦輪機內部要有一定數量的國產部件﹐另外﹐對進口產品的徵稅較高﹐這給以金風科技(Goldwind)、華銳風電(Sinovel)和東方電氣(Dongfang)為首的國內企業帶來了好處。

西方企業確實在質量上有著很大的優勢﹐這也使它們成了很多省市公共事業公司的首選。不過﹐關鍵是要在靠近需求的地方建造渦輪機──這不僅是因為北京的政策﹐還因為大型渦輪機很難遠距離運輸

按裝機容量計算﹐全球最大的風力渦輪機生產商丹麥的Vestas剛剛在中國東北地區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渦輪機製造廠。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西門子(Siemens)和西班牙的Gamesa等公司目前也開始在中國進行生產﹐與中國國有能源企業建立合作關係﹐以便贏得合同。

與此同時﹐中資企業向海外出售低價產品﹐同時提供更好的技術﹐藉此保持競爭力。它們向外國公共事業公司提供低成本融資的能力是一種獨特的競爭優勢。

它們也在尋求與西方合作伙伴進行先進的研發。華銳風電和東方電氣都與美國先進風能系統開發商Windtec有合作關係。2008年﹐金風科技收購了德國Vensys公司70%的股權﹐目前正在考慮在德國設立一家組裝廠。

太陽能和風能的例子都與老模式類似──中國低成本優勢給西方生產商帶來了壓力。不過﹐關鍵的不同點在於競爭在技術生命週期的更早階段就開始了﹐儘管中國無需進行趕超﹐外國跨國公司也不需要遭受長期的成本劣勢。隨著中國越來越多地參與更尖端領域的競爭﹐預計這種新的模式將會反復出現。

(編者按:本文作者Thomas Hout為塔夫斯大學(Tufts University) Fletcher學院新興市場企業中心研究員﹐並在香港大學商學院教授全球企業戰略。)

2010年7月20日 星期二

中國對歐出口遭受人民幣升值之痛

* 人民幣兌歐元年內升值已逾12%
* 產品價格上漲削弱對歐洲出口競爭優勢
* 個別企業遭遇歐洲客戶解約
* 歐洲去"福利化"才剛開始,最糟糕情形還未到
* 出口產品議價能力弱,應加快產業升級
作者曲偉治

路透上海7月19日電---中國對歐洲出口企業切實感受到了人民幣升值之痛:歐債危機已令外需市場不振,而人民幣對歐元今年以來的大幅升值更是雪上加霜,部分外貿企業甚至出現了訂單取消乃至客戶流失的現象.

但這還僅僅是開始,歐元弱勢目前看來仍遠未到底,中國對歐出口最困難時期還未到來.企業短期內可以通過加強內銷,以及拓展美國市場等途徑減壓,但長期仍應仰仗產業升級.

 "下半年出口的壓力都很大,三季度可能稍微好點,四季度更加嚴重,...現在一些個別企業已經出現了匯兌損失."中國銀行(601988.SS: 行情 )(3988.HK: 行情 )全球金融市場部分析師石磊表示.

他指出,人民幣兌歐元的升值,直接導致中國出口到歐洲的商品價格上漲,正在給企業帶來越來越大的壓力,未來的情況可能會更糟糕.

歐洲爆發的債務危機導致歐元應聲而挫,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人民幣兌歐元上半年亦震盪走升,在6月初升幅超過20%,雖然之後歐元強烈反彈,令人民幣縮小漲幅,但今年來仍維持12 %的升幅.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即表示,現在世界經濟開始復蘇,但進程非常緩慢,還有很多不確定性.既要擴大內需,又必須穩定外需,兩者不可偏廢.

**四季度情況可能更糟**

人民幣兌歐元的升值效果正逐漸顯現,中國出口到歐洲的產品競爭力降低,有個別企業的歐洲客戶甚至出現解約行為.

A股上市的一家電企業市場部人士就透露,由於歐元貶值,公司出口到歐洲的產品價格不斷提高,近期有幾個歐洲大客戶取消了訂單,而外貿訂單的減少又讓該公司立即取消對國內上游鋼廠的板材原料訂貨.

而通過對珠三角和山東地區的幾家報關公司的採訪了解,目前確有個別客戶對歐洲出口的報關單數有所下降,並且企業向歐洲寄送樣品的數量增多,拓展新客戶的壓力明顯升高.

招商銀行(600036.SS: 行情 )(3968.HK: 行情 )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劉東亮指出,"下半年對歐元不太好看,可能還會繼續下跌,...四季度(中國對歐洲出口)的情況會比較的差."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中國上半年對歐盟出口同比增長36%,增幅較1-5月降低了1.4個百分點.

國家信息中心最新報告就預計,下半年世界經濟復甦進程依然曲折,中國進出口增速將逐季放緩,全年出口同比增長24.5%左右,進口增長33.6%左右

刘东亮认为,如果欧洲债务危机在下半年出现恶化,则欧元继续贬值是不言而喻的;即使欧债危机得到控制,但欧元与美元相比,仍是高风险货币,欧元的表现将依然相对疲弱.由于上半年欧元跌幅很深,三季度可能会有一波反弹走势,但四季度再大幅探低的可能性很大.
此外,石磊还指出,从较长的时间来看,欧洲"去福利化"进程才刚刚开始,该过程将削弱欧洲居民的消费能力,在深层次上影响到对中国产品的需求.
**出口转内销效果有限,产业升级是趋势**

对欧洲出口市场的困境,中国外贸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中银国际证券经济学家程漫江认为,四季度对欧洲出口悲观的情况可能会是个位数增长,现在企业需要通过拓展美国市场,加强内需等措施来渡过难关.

"当然,(内需转移外需不足压力)全部肯定不现实,只能是一部分,而且是好的企业才能做到."程漫江指出.

她进一步表示,由于国内外市场结构不同,产品标准不同,大部分企业在外需转内需方面,并不一定可以成功,并且目前国内需求本身并不旺盛,全部承接出口萎缩的压力目前是不现实的.

大部分的分析师均认为,不管是开拓新的市场,还是产品的外需转内需都是短期的权宜之计,长期来看,应加速中国的产业调整升级.

上海一大型券商的策略分析师指出,现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让过去低附加值的出口加工模式遇到挑战,与亚洲其他国家出口产品同质性,也让中国缺乏议价能力,仅有的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

"今年都出现好几次罢工了,成本上升压力很大,...中国现在需要向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升级,这样才能避免和国外的低级竞争."他指出.(完)

2010年7月15日 星期四

重機接單報捷產能大增

內地大西北 - 重慶機電(2722),

近月完成收購,
今年首季訂單形勢大好

保守估計今年盈利增長50%計,10倍預測市盈率 - 2.83元。

2009 FY result

盈利      5.94億元 (增長18%),
營業額68.93億元 (增15.9%)
毛利率  18.1% (2008年 19.8%)


管理層表示旗下大馬力柴油引擎等優勢產品價格穩定,
                             康明斯發動機毛利率甚至有望提升,

在縮減開支及改善經營管理等措施,今年毛利率可保持去年水平

不過種種迹象顯示,今年重機業績應可大大報捷,
其一基於集團訂單在3月份已達全年計劃生產數量目標55%以上,由此可見,今年業績已大保障;

其次,集團產能再度大增,其中去年底成功研製用於核電站二極泵的上充泵,是大陸目前唯一一家能自主生產上充泵的企業,而且生產成本遠低於海外同業,可望年內打入大陸市場。

集團亦完成收購PTG公司旗下6家從事螺杆加工及螺杆機床、大型機床、磨齒機設計、製造及銷售等歐洲公司股權,有助未來業績發揮。

股價上望2.8元

重機已完成底部鞏固動作,2元水平已是短期另一重要穩定界線,觀乎其他同業預測市盈率已高達十多廿倍, 更顯重機現價極為吸引,以今年盈利跳升50%計算,每股盈利已達0.24元,再以10倍市盈率定目標價,應有上望2.8港元以上水平,而大西北概念將成其大型催化劑! 湛三家

2010年7月12日 星期一

Berkeley Group Holdings (LSE: BKG)

cash-rich (net cash of £317 million) equating to 29% of its market cap of £1.1 billion.


strong cash generation (£5 million a month)

solid balance sheet

A master of market timing

FY 30 April 2010.

REV -12.4% to £615 million

Operating profit -15% to £106 million

Pre-tax profit -8% to £110 million

EPS -16% to 60p

equating to 29% of its market cap of £1.1 billion.

(NAV) 637p, SP of 824p (premium of 29% to NAV).



£648 million of cash from forward sales,

land bank of 28,099 land-bank plots (could produce future gross margin of £2 billion).



Given the 40% fall in sales reservations from historic levels, the company is unlikely to produce the £200 million-plus annual profits of the boom years.

That said, if you're looking for a quality, low-risk play on any future house-price recovery in London and the South East, then Berkeley is probably it.

收租股对冲本港零售股-上海證券報

2010/7/12 上午 11:33:53

本港五月零售数据升势强劲,汽车及汽车零件的销售数量升幅最大,按年上升63.4%。其次为珠宝首饰等奢侈品,零售量按年上升34.0%。有记者访问六福集团(590)的执行董事兼财务总监罗添福,他透露五月的同店销售较去年同期飙升逾40%,上半年生意额则按年录得有20%至30%的增幅,同店销售期内增加逾10%。他预期下半年生意额会按年增长约10%,不过值得关注的是下半年铺租料将大幅上升。以六福集团为例,它位于尖沙嘴清真寺对面的分店,今年暑假将约满,六福已经打定输数,认为业主将开出天价呎租要求,将被逼关闭该分店。

哪一类零售行业最受铺租上升影响?我认为是专出售名贵奢侈品的品牌。虽然它们毛利率高,不过做名贵奢侈品的铺都要讲求门面,铺开得不够大,消费者便会认为不够体面,可能却步。因此,结构性下这些奢侈品品牌被逼一定要租旺区大铺才有效益。它们不可能在一些旧区或者旧商场开铺。最好的例子便是铜锣湾的罗素街,那里出名贵租,平均呎租要接近八百港元,更有一间铺的铺租是暂时全亚洲最高的。那么贵,谁愿意租?以去年的承租纪录来说,都是给一些奢侈品的品牌承租了,例如化妆品公司,钟表公司及珠宝公司。

有朋友问我是否还看好香港零售股?我对这问题亦感到有些矛盾,在人民币升值及内地加工潮的影响下,我仍看好香港零售股不过我亦害怕下半年铺租会大升。所以我想了一个方法去对冲租金狂升的风险,便是买入看好的香港零售股的同时亦买入收租股。这效果跟同时买石油股跟航空股一样,把石油价格的升跌对冲了。收租股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商业物业的租金,另一类是商场的租金。现在我们看好的是商场租金,故此应该选择商场租金比重较高的收租股,分别有希慎(14),九仓(004)及太古A(019)。希慎,九仓为较好选择,因为业务没有太古A分散。

王雅媛

Innovation Group (From Edison Group)

Innovation offers a combin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solutions to the insurance industry. Its focus is on outsourcing claims management for the automotive sector, but it also supplies solutions into the property/casualty segments of the industry.


to build a market leading company through the provision of first-rate BPO and technology to its customers

Positive

deal and pipeline look healthy, a number of major proof of concept trials underway and average deal size increasing up to £5m pa
balance sheet strengthened,

operations substantially rationalised.
rollout of the Enterprise product platform - significant productivity and competitive benefits, should support a return to double-digit margin profile once rollout into all other geographies will completed FY11. more stable revenue profile
Restructuring work is now largely done - £2.5m in annualised cost savings
Significant BPO wins, good pipeline
EV/sales and EV/EBITDA multiples of 0.3x and 2.3x highlight the scope for upside


Negative sensitivities

Lose a significant contract last year as a result of an insurance company moving operations inhouse, so one cannot rule out further losses.

Competition from an in-sourced operation.

Consolidation of the bodyshop market could at some stage pose a threat, in that operations with national bodyshop networks could secure repair contracts directly with insurance companies.
Innovation is currently the subject of a lawsuit brought by Allstate Insurance of Canada, relating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customised policy management system. The claim is for C$75m(approximately £43.5m) and costs.
The company considers the litigation to be speculative in the extreme and without merit and has served a counterclaim for $31m for wrongful repudiation of contract and monies owing for work done.

Currency - only 11% of H1 sales being generated from the UK. I most exposed to movements in the euro, US dollar and South African rand. The exposure is mainly translational, in that operations are serviced by local offices, but there is some transactional exposure given that circa £10m of the operating cost base is UK-based.

Revenue models vary from region to region, but predominantly the company is paid per claim

Admiral Group

third largest private car insurer UK (7% market share)


brands - Admiral, Bell, Diamond, and Elephant.

offering direct auto insurance via the Internet and phone. (This capital-light model)

overseas, Spain, Germany, France, Italy, and the US as well.


Positive

opportunity in the US - bullish. (US market enormous with 1.17 cars on the road per American)

launched US operations last year

direct, low-cost insurance companies like Progressive and GEICO.
1. It has a solid balance sheet with no debt.

2. Substantial dividend (last year it paid out 97% of profits) and has a projected yield of 4.8%.

3. Executives are financially invested -- as of 1 May, the CEO owned 15.2% of shares outstanding.

4. Combined ratio is 92% versus the peer average of 115-120% (anything below 100% means the insurer is receiving more in premiums than it is paying out in claims), and

5. Admiral's investment portfolio is fortified with short-term, high-quality, and lower risk investments like cash deposits and money market funds.




Of course, Admiral's strengths are already well-known by investors and there's a good reason why its shares trade at a premium in the market. A bit of bad news could send shares lower and provide a better buying opportunity.

That's why I would consider buying only a one-third stake in Admiral around today's price of 1,460p. Look to complete your purchase around 1,300p or below.

2010年7月11日 星期日

試井

油田開發過程中的一種作業,用專門的儀表定時測量部分生產井和注入井的壓力、產油、氣量與含水量的相對變化及溫度等 

目的是:
①監測井的生產狀況是否正常;
②測定生產層的 水動力學參數;
③分析油藏的動態,作出預測。 

試井工作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 


 生產能力試井 (產能試井)

 其方法是調節生產井的控製手段,改變井的產量和生產壓差,在達到相對穩定狀態後,記錄相應的一系列產量、壓力的數值(圖1), 繪製成井的指示曲線(圖2),用以推測產量隨壓力變化的狀況和井的最大生產能力這種試井方法是在相對穩定狀況下進行的,因此稱為穩定試井法直線斜率為油井的採油指數,它是衡量油井的生產潛力或 產油能力高低的指標,也是用來衡量油層性質好壞的標誌。通常以油層厚度除採油指數得到單位厚度的採油指數,也 稱比採油指數,用以比較不同油井的生產能力。此法於20世紀40年代開始應用。
 壓力恢復試井 (不穩定試井法之一)

生產井在穩定生產的條件下,關井測量並繪製出井底壓力 隨時間的恢復曲線(圖3)。利用它的直線段斜率可以推算出生產層的水動力學參數 (如滲透率)、地層壓力和井的完善係數。此法在50年代開始廣泛應用。


壓力降落試井
(不穩定試井法之二)


 生產井在關井後達到相對穩定狀態後重新開井生產,測量 並繪製出井底壓力隨時間的降落曲線。注入井停注後也類同。測出壓力降落曲線的趨勢和壓力恢復曲線相反,原理和作 用基本相同。此法在60年代開始廣泛應用。 


干擾試井
(不穩定試井法之三)

  
在同一油、氣藏內,改變一口井的工作狀況後,在鄰近的 一口井中也會出現一個不穩定的壓力變化階段。工作狀況改變了的井稱為“激動井” (井稱“反映井)結合兩口井過去的生產記 錄,可以測定井間的地質狀況和水動力學參數。這是一種多井的不穩定試井法,可用以解決較複雜的油藏 工程問題。
  

 脈衝試井 (不穩定試井法之四)

是乾擾試井法的新發展。在激動井(脈衝井)中周期地開井和關井,形成脈衝訊號 在反映井中用高靈敏度儀表測出脈衝式的壓力變化曲線(圖4)。通過分析,可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與其他不穩定試井法相 同的結果。


各種不穩定試井方法的根本點都是測量壓力隨時間的變化 而後加以分析,改變井的產量也能達到同樣的目的,這樣的試井方法稱為多產率試井。優點是不要關井,產量損失較小;缺點是壓力變化的量極 小,因而要用靈敏度極高的壓力計。 


溫度試井


自動記錄的井下溫度計放入生產井或註入井內,測量井下溫度梯度變化,通過測量獲得的曲線可判斷油、氣、水層的位置以及不同生產層的工作狀況。此法比較簡單,有時也能解決較複雜的油藏工程問題。 

試井工作的發展試井是油藏工程的重要手段。其核心是壓力試井。 20世紀40年代,廣泛採用穩定試井法。由於高精度測壓儀表和新的水動力學理論的出現,50年 代興起各種不穩定試井法,逐漸取代穩定試井法,能更精確地解決油藏工程問題。到70年代已用於解決裂縫性碳酸鹽地層的雙重介質問 題,但試井分析結果,必須和其他方法(如地層對比、測井解釋、岩心分析)聯合應用,才能全面地解決比較複雜的油藏工程問題。

测井 (Testing Well)

通常指地球物理測井。利用電、磁、聲、熱、核等物理原理製造的各種測井儀器,由測井電纜下入井內,使地面電測儀可沿著井筒連續記錄隨深度變化的各種參數通過表示這類參數的曲線,來識別地下的岩層,如油、 氣、水層、煤層、金屬礦床等。 

石油工業來說,在勘探期間尋找新油田的測井稱勘探測井,內容有:
①地層傾角測井(了解地下構造及沉積構造);
②飽和度測井(識別岩性、油、氣、水儲集層);
③電纜式地層測試(對油、氣、水儲集層 進行測試)。 

在開採過程中的測井稱開發測井。主要測定井下油、氣、水層的岩石物理性質,監測各油層 的工作情況,檢查開發井的技術狀況等,是開發井採取作業措施和進行油田開發調整的重要依據。 


內容有飽和度測井、生產測井、工程測井。

油藏工程

应用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

任务是:研究油藏 (包括气藏)开发过程中油、气、水的运动规律和驱替机理,拟定相应的工程措施,以求合理地提高开采速度和采收率。

油氣藏開發設計

油藏工程的主要工作內容。對於油田開發方案要分析是否採用了適合油藏特點的最有 效的開採機理,最合理的井網,最有效的控制開採過程中水油比、氣油比的方法;比較逐年原油采出最及所能達到的採收率和投資、油田建設工作量和所需材料, 原油成本和利潤。從眾多的方案中選出符合油田開發方針、能獲得最高的原 油採收率和最大經濟效益的方案。 

油藏開發動態分析


油田投入生產後,地下油、氣、水的分 佈便不斷發生變化通過生產記錄和測試資料,綜合分析油井壓力、產量和油 藏中剩餘油的分佈狀況等預測未來動態,提供日常生產和調整開發設計的主要依據。具體內容有:①通過油田生產實況,不斷地加深對油藏的 認識,核對、補充同開發地質和油藏工程有關的各項基礎資料,進一步核算地質儲量;②查明分區分層油、氣、水飽和度和地層壓力變化,研究油、氣、水在儲層內部 的運動狀況;③分析影響採收率的各項因素,預測油藏的可採儲量;④根據已有的開採歷史,預測未來生產狀況和開發效果。 


油藏開發動態分析要依據全部生產井和注入井的生產歷史 和測試資料油田上專門為監測開採動態而佈置的各種觀察井,檢查 油、氣、水飽和度狀況的檢查井,以及各種開發試驗區(井組)所取得的資料,則是分析開發效果的重要補充和檢驗。取全、取準這些基礎資料是油田開採管理中一項重要內 容。 



油田開發方案


調整油田開發進行到一定階段,為了增加可 採儲量,提高開發效果,必鬚根據新出現的情況,調整油田開發方案,包括:

制定新的配產配注方案,調整各層的注、採狀況,對不同的油層分別採取控制和改造措施,提高 開發效果;
鑽加密井,通過開發方案的調整,以提高油田的採油速度和採收率(油田採收率為註入劑體積波及係數與驅油效率的乘積)。  
驅油效率
在所波及的那一部分儲層中,注入劑能驅出的油 量與該部分儲層中原油地質儲量的比值。注入劑確定後,驅油效率主要取決於儲層及其原油的物理 性質,通常可用相對滲透率曲線表示。要提高驅油效率,須從改善注入劑的物理化學性質著手, 目前還處在研究試驗階段。 

體積波及係數

 注入劑所波及的儲層體積與儲層總體積之 比,其值受油層的非均質性、油的流度(滲透率與原油地下粘度的比值)與註入劑的流度的比值、生產井和注入井的分佈狀況等的影響。在非均質多油層油藏中。體積波及係數由面積波及係數和厚度波及係數組成。注水開發過程中所採取的一切調整措施,都是為了提高體 積波及係數來改善注水開發效果。  

油藏工程的研究方法

油藏工程的研究工作就是應用油、氣 藏地質模型和以往的開採數據,模擬分析或擬合油藏地下動態和開採過程,預測未來的開採狀況。據此確定各階段的開發措施和部署方案。經常應用的方法有: 

經驗統計法   - 依據已開髮油田大量的生產數據,研究油田開發過程的基本規律,預測未來的油藏動態。常用的有產量衰減曲線法、水驅特徵曲線法等。 


物質平衡法   - 把物質守恆概念應用於石油生產。根據油藏的原始狀態,以及油、氣、水在地下條件的物理 性質、相態變化和熱力學參數,結合生產數據,預測油藏未來的變化。 


滲流力學法   - 依據簡化的地質模型。用滲流力學方法對油藏的未來生產情況進行預測。 


物理模擬法   - 將油藏或者它的局部按比例縮小,依據相似原 理和相似準數,製成實體模型。除了模型形態,參數和油藏相似外,還要求做到流體力學上的相似。此法多用於進行滲流物理機理研究,並為油藏數值模擬提 供必要的參數

 數值模擬法   - 通過數值方法求解描述油田開發動態的偏微分方程(組),來研究油田開發的物理過程和變化規律。業已應用電子計算機研究各種非均質油層三維三相多井系 統的滲流,多相多組分三維滲流,碳酸鹽岩雙重介質滲流,以及研究三次採油機理以提高石油採收率等。數值模擬法已廣泛應用於開發分析和動態預測。 

在引入數值模擬方法以後,油藏工程作為一門技術科學, 從定性研究走向定量研究階段,標誌這一學科的成熟。但是由於研究的對像是一個地質上的實體──油藏,因 此,用油藏工程方法分析油藏動態的結果,不能不受對地質情況認識程度的影響,而常常出現多解性。數值模擬中的物理和數學問題,已取得進展,遺留的問題 也有希望解決,要精確描述油藏的地質結構,以及有關參數在空間上的變化,還需要綜合分析地質、物探、測井、試井和生產數據等,進行較深入的工作。 


現場開發試驗油田開發中重大的技術措施在應用以前,一 般應進行小型的現場開發試驗,作為一種中間試驗,檢查室內試驗和模擬研究的成果,了解所計劃的開發措施的可行性。試驗前要進行詳細的試驗設計,用作試驗的油層必須要有 代表性,還要明確規定要採錄的資料和各種監測要求。現場開發試驗的成果是指導合理開髮油田的實踐依據。



http://www.hudong.com/wiki/%E6%B2%B9%E8%97%8F%E5%B7%A5%E7%A8%8B

石油開發地質

從油田發現 直到開採終了的全部過程中,為查清油、氣田地質狀況以及油田在開採中發生的變化所進行的地質工作,其目的是為正確評價油、氣田的開採價值,編制合理的 開發設計,進行投產後的科學管理和調整,並為選用提高石油採收率方法提供地質依據 

具體工作內容是以油、氣藏為Unit,研究它的開發地質特徵:
①構造形態、斷層分佈、節理裂隙的發育程度;
② 儲層的岩石性質、物理性質、幾何形態、連續性和儲油孔隙性以及滲透能力的空間變化;
③隔層的岩石性質、厚度和分佈;
④儲層內油、氣、水飽和度,油、氣、水 層的分佈及其在開採過程中的變化; 
⑤油、氣、水的物理、化學性質及其相互關係;
⑥油層原始壓力和溫度場的分佈及其在開採過程中的變化;
⑦天然驅動方式及其能量大小;
⑧分級、分層、分區計算 油、氣原始地質儲量;
⑨與鑽井、開采和集輸工藝有關的其他油田地質問題,如鬆散易塌易漏層、高水敏性的易膨脹層、異常高壓層、易損壞鑽井泥漿的膏鹽層、易 腐蝕鋼管的水層分佈及礦區的天然地震、新構造活動等。

層 

油、氣藏中具有為油氣儲存、流動空間的岩層,分碎屑岩儲層碳酸鹽岩儲層兩大類。
 


碎屑岩儲層中最常見的是砂岩儲層,砂岩的儲油空間是 砂粒的粒間孔隙或以原有組構為骨架的次生溶蝕孔。 半徑以微米 計,具有毛細管性質,有時裂縫也可以是砂岩儲層的重要滲流通道。

砂岩儲層  


砂岩儲層由許多個沉積成因不同的砂岩體組成油砂體的形態、面積、延伸方向、各向連續性、厚度、孔 隙度以及滲透率在平面上的變化等,構成油砂體的平面非均質性。一個數米厚的砂岩儲層,內部 (顆粒粗細、滲透率大小、構造類型)仍有很大差異 

砂岩儲層的非均質性,直接影響著開發時油、氣、水的運 動,是決定各項開發措施的重要依據。 
 


碳酸鹽岩儲層 

這種儲層中孔、縫、洞的成因和分佈比砂岩 儲層中的孔隙複雜得多。其基本孔隙是粒間孔、粒內孔、晶間孔、印模孔、生長格 架孔等受原始岩石組構控制的原生和次生孔隙一個油田可以有若干個完全獨立的裂縫系統,也可以是由 一系列裂縫溝通而成的一個完全連通的開發單元。  


必須具有儲油空間和使流體可以通過的能力儲層岩石中孔隙體積佔總體積的百分比,稱為油藏的孔隙率在孔隙體積中油、氣、水所佔的體積百分比,稱為飽和度 (如含油飽和度、含水飽和度等)石油儲層中總存在一部分原生的水,稱為束縛水或共存水它在開採過程中實際上並不流動。儲層岩石允許流體通過能力的量度,稱為滲透率這些都是儲層岩石最基本的宏觀參數,為開油、氣田所必需。受地質條件的影響,這些參數不僅隨油層的部位而異(非 均質性),而且隨油田開采的進展而發生變化這些參數主要是在實驗室內用專門的儀器測試岩心取得 的,並用測井和試井等間接方法進行校核。 

http://www.hudong.com/wiki/%E6%B2%B9%E8%97%8F%E7%89%A9%E7%90%86


隔層

油砂體之間的不滲透岩層

穩定分佈的隔層一般是泥質岩類或石膏、岩鹽等蒸發岩類,緻密的灰岩也可形成良好的隔層。其他如鈣質充填、瀝青充填層等都可成為隔層,但不穩定 

隔層的分佈特點是對比劃分油砂體的依據之一,也是劃分開發層系和應用分層開採工藝的重要條件隔層內有無明顯的或潛在的裂縫及其岩石力學性質,是決 定注水壓力、油層壓力水平和壓裂增產措施時必須考慮的因素一旦層間串流,分層開採將無法進行。  

決定儲層特徵的地質因素可歸結為地質歷史中沉積、成岩 和構造三大作用沉積作用形成的岩石性質是儲層的基礎,石油開發地質工作者應用各種地質資料復原一個儲層的古沉積環境,與現代相同環境的沉積模式比較,描述、解釋和預測這個儲層的各種特徵。這種儲層沉積相研究方法是一個重要的油礦地質工作方法,用以研究砂岩儲層,已有顯著成效。儲層沉積相研究配合開發地震地層學,能更有效地發揮作 用。  

油氣藏中的油、氣、水 

原油與開發有關的原油物理性質是 密度、粘度、含蠟量、凝固點等 

粘度影響油層的生產能力,注水開發時原油粘度愈大,則 無水採收率愈低,耗水量愈大。重質油一般用熱採方法開發(見稠油開採)。開採原油時,石蠟從原油中析出,沉積於油管或輸油管線 中,形成蠟堵當石蠟熔點接近油層溫度時,由於注冷水帶來的油層降 溫,可能使蠟固體堵塞油層孔隙喉道,因此註水開發時需要採取特別措施。原油凝固點高低,一般決定於含蠟量。高凝固點原油給集輸帶來困難 

在油層條件下,原油中溶解有一定數量的天然氣,天然氣 溶於石油中可以導致石油的體積膨脹,比重和粘度降低,有利於石油的開採當油層壓力降低到某一界限時, 所溶解的天然氣開始從原油中逸出,這時的壓力稱原油的飽和壓力(或稱泡點)。泡點(bubble point)關係到開始注水的時機和壓力水平等重大問題的決定。  

天然氣 

在地下儲層中, 以氣頂氣、溶解氣或純產氣層等各 種產狀存在

其物理性質如比重、粘度對氣層的開採影響較小,而組分尤其是相態,在開採天然氣時必須認真研究,以便採取措施,避免重 組分的損失。 

油田水

其化學組分(包括總礦化度、含鹽量、Na+、 Ca2+、Mg2+、 Cl、SO厈和HCO婣等六種常見離子及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反映油藏的形成和保存條件,也關係到礦場地球物理測井解釋的準確性。一些離子如鈣、鎂的含量,是篩選提高采收率方法的重要 指標。有些油田水中含有較多的稀有元素,可以成為有經濟價值 的礦床。  

油、氣、水分佈

包括油、氣、水界面的位置,是層狀邊水 還是塊狀底水;邊水或底水的水體大小及其與含油、氣區的連通好壞;油藏存在氣頂時油氣界面的位置及氣頂的大小;僅為一個氣、油、 水系統還是多個系統等。 油、氣、水分佈狀態反映油藏形成時的圈閉條件,並影響將採取的開發措施。油、氣、水在油藏內部的分佈,反映了油藏中各種力的平衡(特別是重力和毛細管力之間的關係)。在開採中油、氣、水的分佈反映了開采的效果,並為油田 開發的調整提供依據。 

油層壓力

反映油藏的承壓狀況,是表示油田水動力條件和 不同水動力系統的重要指標油層壓力與儲層及其內部油、氣、水的分佈緊密相關(特別在油藏投入開發以後)。分析油田的原始壓力場的分佈及其在開採中的變化,不僅 是製定各種開發措施的重要依據,還可藉以了解其他開發地質特徵。 油藏溫度油藏熱力學條件的一個重要參數,通常同埋深和 地區的溫度梯度有關。油藏開發一般是一個等溫過程,溫度變化極小。  

油藏的天然驅動方式

油藏中自然存在著某一種起主導作用 的驅動力,由儲層的物理性質和非均質程度,流體性質,油、氣、水的分佈及相互連通關係,邊緣水區的岩層結構和水體大小等決定。

有水壓驅動、彈性水壓驅動、氣頂驅動、溶解氣驅動和重 力驅動五種。  

水壓驅動

油藏采出石油後的空間可由邊、底水的進侵補充,而邊水、底水又由露頭或地下潛水面的承壓補充。這種油藏的開採,不用人工補充能量,即可保持較高的生 產能力和採收率。 

 彈性水壓驅動
油藏開採後,油層壓力下降,由流體(主要 是邊水)和岩石膨脹而得到的彈性能量來驅油。邊水也要進侵油區,但得不到足夠的水源補給,不能全部 補充采出體積,因而壓力下降。在水區比油區體積大數百倍以上時,依靠彈性水壓驅動也 可得到較高的採收率。在水壓驅動油田初期,水體與油區之間建立起穩定壓差之 前,也呈現出彈性水壓驅動。  

氣頂驅動
依靠氣頂氣的壓頭和氣體膨脹的能量驅動石油。這類油藏的石油採收率,由氣頂指數(氣頂體積與油區體 積之比)決定。條件有利時,氣頂驅油的效率甚至可能比水驅更好。  

溶解氣驅動
依靠油層壓力下降時,從原油中逸出的溶解氣 的氣泡膨脹,把石油從油層驅向油井井底。單靠溶解氣驅動開採石油,採收率很低。  

重力驅動
依靠石油本身的重力,沿傾斜的油層向下運動, 是在其他驅動能量消耗完後出現的一種驅動方式。油層傾角、油層連通性和垂向滲透率對重力驅動影響很 大;在條件十分有利時,也可能得到接近氣頂驅動的採收率。  

驅動方式的變化各種驅動方式的出現,除客觀存在的天然 條件外,還取決於油藏的開採速度與天然能量補給之間的平衡。現代油田開發,在油藏驅動方式和能量不利於提高采收率 時,一般都採用人工注水改變天然驅動方式,以達到相當於水壓驅動方式的較高采收率 

氣藏的天然驅動方式 
 只有水壓驅動、氣壓驅動或兩者混合 的驅動方式在一般情況下,氣壓驅動方式的採收率比水壓驅動的高。  

油藏地質 
資料搞清一個油田的開發地質特徵,必須取得大量的基礎資料。這些資料來自五個方面:
  
①地震測量,一般在早期鑽井較少時應用;
②岩心研究;
③地層測試、試井;
④ 生產動態;

過這四種方法所獲得的資料可以直接了解油藏基本特徵,但是由於費時、成本高,在一個油田上不可能每井每層都這樣做;

⑤地球物理測井,在每口井中都可進行,因此,通過各種定性、定量的測井資料,間接取得油藏的各項參數,是油、氣田開發地質工作中非 常重要的手段。  

開發地質的綜合研究

儲層、油、氣、水 and 把油、氣閉在儲層內的構造、圍岩和水動力條件,形成油、氣藏的一個整體。 

這些地質特徵之間在油藏內是相互影響制約的,必須加以 綜合研究,搞清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繫,才能從總體上對油藏作出全面正確的評價。 現代油藏數值模擬技術的發展,要有正確的地質模型作基 礎。因此,必須提出一套完整的地質模型,包括各種不同非均質特徵的儲層單體地質模型(見圖),以及反映油、氣藏全貌的整體地質模型,以便進行典型解剖和全面分析油、氣藏的地質特徵在開採中是不斷變化的,長期注水後 儲層結構、原油組分和溶解氣量都會變化,在開採中還會發現一些初期沒有認識到或認識不完全正確的地質現象油田開發地質研究必須在油田開採全過程中持續進行。









2010年7月9日 星期五

中国政策全方位向西部倾斜

* 西部大開發加力,多項政策向西部傾斜

* 未來五年西部投資翻番,鼓勵社會資金西行
* 資源稅計價方式改革惠及西部,企業續享15%所得稅優惠
* 資本市場反應正面,有望衍生更多熱點題材

采寫:北京中文部; 撰寫 沈燕/康熙澤

路透北京7月8日電---"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或許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政策對東西部地區支持力度不同的最佳詮釋.眼下,政策關愛的焦點正全面向西部移挪.

無論是投資、稅收、信貸及土地等各項政策,向西部傾斜並實施差別化優惠,正昭示出中國欲抹平東西部經濟差距,以及依托西部支撐中國發展內需經濟模式的迫切性.

"由於西部地區具有特殊重要的戰略地位,中央將給予特殊的政策支持".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杜鷹稱.

他在新聞發布會表示,將在財政、稅收、投資、金融、產業、土地、價格、生態建設、人才開發、對口幫扶等方面進一步完善扶持政策,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進一步體現項目傾斜.

本週召開的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上,總理溫家寶在會議上宣布,西部大開發在中國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中居於優先地位,對西部地區屬於國家鼓勵類產業的企業,繼續減按15%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對煤炭、原油、天然氣等資源稅由從量徵收改為從價徵收.

**遲來的春天**

無論是歷史的原因,抑或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明確提出先發展東部沿海地區,再發展中西部的戰略佈局.儘管這一戰略讓中國經濟在過去30年一直保持接近兩位數的增幅,但也招致中國地區經濟發展的嚴重失衡.

杜鷹稱,在中國四大板塊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佈局中,儘管西部地區這十年取得長足發展,但它仍然是短板,"最短的那塊板,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和東部地區相比仍然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

現在顯然到了要拿出更多力量幫助西部的時候.尤其對正致力於經濟結構調整的中國,要打造依靠內需拉動經濟發展的模式,西部大開發提速也水到渠成.

杜鷹指出,中國未來經濟發展有兩大問題,一是能不能始終堅持把擴大內需作為國民經濟長期發展的戰略基礎,二是能不能很好地破解資源和環境的硬約束.

"毫無疑問,這兩個方面都凸顯了西部地區戰略資源豐富和市場潛力巨大的優勢.西部地區的人口占全國27.5%,但是西部地區的消費份額佔全國消費市場的份額只有18.4%,開發內需的潛力巨大."

此外,西部地區煤炭探明儲量佔全國的67%,天然氣可開採儲量佔全國的66%,水能可開發裝機容量佔全國的82%.

**政策全方位傾斜**

而要西部發展提速,無疑需要更多地財稅、金融、稅收等政策扶持.

杜鷹提到,中央將對西部全方位地政策扶持,十二五(2011-2015年)期間中央在重大基礎建設項目上還要繼續向西部地區傾斜,在轉移支付和投資安排上也要繼續向西部地區傾斜.一個大的概念,以目前年均20%增長速度的話,五年就翻一番.

中國已宣布今年西部大開發新開工23項重點工程,投資總規模為6,822億元人民幣,包括廣西防城港核核電一期工程,內蒙、新疆煤礦工程等項目.

"今後還要製定一些鼓勵社會資金向西部投入的政策,特別是信貸資金,並加大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政策扶持力度,形成多元化的投資格局."杜鷹稱.

稅收方面,他指出,繼今年7月1日資源稅改革試點在新疆試行後,西部地區的資源稅也將由從量計徵改為從價計徵.將會明顯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同時對西部企業仍將繼續按15%的所得稅率徵收.(全國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

針對人多地少的現狀,中國一直實行最嚴格的土地管理政策,西部是否也會如此呢?

"對西部會施行有差別的土地政策,包括工業園區的用地基準地價可以降低."杜鷹明確表態.

**市場解讀各異**
針對西部大開發提速,包括分析師及中國資本市場多給出正面的解讀,認為這種積極的政策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振對經濟和市場的信心,顯示出發展的需求和投資將在今後幾年繼續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基礎和保證.

不過,也不乏謹慎的觀點.中銀國際就稱,新的西部開發戰略是一項歷時十年的長期規劃,而非部分市場人士理解的短期刺激政策,其對實體經濟的提振效應也不會像預期的那樣立竿見影.

國泰君安證券亦認為,今年新開工的23個西部投資項目中,只有5個項目約2,000億元尚未開工,且項目週期普遍在5年左右,對今年投資的增量貢獻有限.

但該題材仍然給疲軟的中國A股市場增添一抹亮色,新疆等區域概念板塊當日表現活躍.分析師預計,作為一項長期戰略,未來還將衍生更多熱點題材,是資本市場上值得持續關注區域.

"西部概念股這兩天已經出現一定反彈,但這種反應程度是遠遠不夠的."宏源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唐永剛稱,西部建設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而西部大開發的刺激力度不僅是空前的,也是長期的.

對於值得投資的行業板塊,宏源證券研究報告稱,短期而言,政策直接刺激和加大投入的基建投資,因此看好相應區域板塊里相關的投資標的,如新疆板塊的北新路橋(002307.SZ : 行情)、新疆城建(600545.SS: 行情)、國統股份(002205.SZ: 行情)、西部建設(002302.SZ: 行情)等.(完)

--審校 林高麗

2010年7月7日 星期三

陽光紙業

陽光紙業控股有限公司

產量計算,集團是中國最大的:



白麵牛卡紙
輕塗白麵牛卡紙   (幾乎全部用于消費品包裝箱的面層)
紙管原紙

五大系列七個品種,


白麵牛卡紙系列                   主要用于食品、飲料、電器及工業用品等的瓦楞紙箱外表層
輕塗白麵牛卡紙系列          主要用于高檔食品、飲料、電器及工業用品等的瓦楞紙箱外表層
紙管原紙系列                       主要用于紡織(氨綸、滌綸、錦綸)紡錘及工業用管芯
CCK紙系列                           主要用于廣告紙、碳纖維、食品衛生、醫療器械等離型
銅版紙系列                           主要用于印制書刊、畫冊、廣告、不幹膠面紙等



年產能65萬噸

兩個生產基地





山東省濰坊市
江蘇省昆山市

6條生產線




子公司

熱電 (盛世熱電)
廢紙收購 (昌東廢紙收購)、
印刷包裝(彩虹包裝)
運輸(申易物流)

8個廢紙收集站/21個銷售辦公室。廢紙收集站方便向本集團的基地運送原材料。
                                                               銷售辦公室促進集團全國的銷售及市場推廣活動。



構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Client
蒙牛乳業(2319.HK)、青島啤酒(0168.HK)、伊利集團(600887.SH)、彙源果汁(1886.HK)、康師傅(0322.HK)、統一(0220.HK)及青島海爾(600690.SH)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這些知名消費品牌將指定其包裝商采用集團生産的白面牛卡紙和輕塗白面牛卡紙。



Award

"2008中國新上市公司創星50強"、
"中國納稅百強"

紙品收入明細



                                                    2008                                                                                  2009


2009 銷量


紙管原紙                    +57%至357.7百萬,總收入額21.1%

白麵牛卡紙                -13.1%
輕塗白麵牛卡紙       -10.1%


平均售價及毛利率



Environment Issue

集團投資8000多萬元引進了世界一汙水處理工藝及配套設施,確保企業可持續發展。
完全按照國家環保部及山東省環保廳頒佈的環境法律法規及相關條例,有針對性地採取環境保護措施,包括回收利用生產廢水、沼氣分離燃燒和紙漿回收利用等措施,最大限度節約能源、資源,降低產品成本。

 
Positive
 
1) 銷售訂單已回升至金融海嘯前的水準,而利潤率亦正在增長。

2) 第七條生產線 - 白麵牛卡紙和輕塗白麵牛卡紙 (產能達500,000噸),將於第四季度投產。利潤率的空間大大提升。


3) 市場可能低估紙股復蘇表現。業內人士透露,內需強勁帶動下,上半年各紙品平均售價及毛利率齊升,設備使用率長期維持 95%以上。部份紙企已事先張揚下半年加價,配合行業整合花旗證券早前估計,今季玖紙箱板紙每噸會調高售價 100元,加幅約3%。

4) 紙業最大成本為進口紙漿和廢紙等原料,多以美元計價,人民幣升值變相令成本降低。人民幣每升值 1%,紙業股今年盈利可升 1%,當中以玖紙敏感度最高,人民幣升 1%,純利提升 1.5%。



Negative

1) 產能過剩問題嚴重,紙業行業的淘汰比數最高,對紙業股未來的生產及發展構成一點的壓力。

2) 紙業股的基本面仍未太樂觀,行業龍頭雖然有一定的盈利增長空間,惟木漿的價格只維持現在水平,短期未見有大升的空間,若產能不斷擴展亦只會使其負債比率上升


3) 人民幣升值幅度有限,紙業股因而上升的空間亦不多

4) 中央5月公佈 18個行業淘汰落後產能的目標任務,並強調年內將不再審批高耗能、高污染和產能過剩行業相關項目,其中造紙業淘汰產能目標提高 8倍






行業過去 8年平均18倍PE



 

關於我自己

This blog is above all important news, interesting investment topic and potential shares in HK and UK. This year, I will specificlly looking for a multi bagger shares, this ia challenge a challenge that the young ones have to takes some time!

追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