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特種纖纖素生產商之一
涉及林木種植、纖維素漿生產以及黏膠纖維生產
中國最大的溶解木漿供應商,佔中國總進口粘膠級溶解木漿40%
粘膠纖維應用於紡織品和非紡織品,如嬰兒及家用濕巾、個人衛生產品、醫用吸水墊及其它吸水產品的製造。
溶解木漿廣泛應用於油漆、香煙過濾嘴、液晶顯示器、高性能輪胎、食品、醫藥品、洗滌劑等各種產品的生產製造。
上遊溶解木漿業務與下遊黏膠短纖業務垂直整合的業務模式
母公司新加坡金鷹集團
ASSET
一個溶解漿廠 巴西巴伊亞
印尼多巴 年產能約46.5萬噸 全球總供應量10%
一個粘膠纖維廠 中國江西省 年產能約12萬公噸 公司產能排全球第9
產品銷售亞洲、美洲和歐洲,
2009年大陸銷售收入占86%
賽得利(江西)是一家完全外商獨資的粘膠纖維廠商,年產7萬噸差別化粘膠纖維
成長發展
2010年9月- 福建莆田開建纖維生產基地 (30億),年產能20萬噸,11年年底前投產。
2013年底在巴西擴充溶解木漿產能8.5萬公噸,較現有產能增加18%,資本開支約20億港元。
2012年在福建新建粘膠短纖產能20萬公噸,較現有產能增加1.7倍,資本開支約33.8億港元。
募集資金在下限.....預計future more 集資? 資本開支 until 2013 will cost 53.8億港元
正面
有自己的苗圃和研究中心,致力於以可持續發展和保護環境的方式生產優質木材
低成本 - 巴伊亞經營15萬公頃的種植園(上游),桉樹占8.4萬公頃(為生產溶解木漿提供主要原材料) 低木材價格波動的敏感度,減少了原材料成本的波動, 便利水路運輸,離削減了運輸成本,公司生產于全球溶解木漿業中屬最低
業務模式 - 垂直整合,公司可在價值鏈的多個環節中,有效給產品定價,並將綜合利潤最大化
品種范圍廣泛,特種纖維素產品種類達到十種產品,遠高于同業平均的5.3種
行業概覽
1)根據PCI Fibres的資料,中國是目前粘膠漿需求最大、發展最快的市場,2009年溶解木漿需求約為3.4百萬公噸,而視乎純度及應用類型,溶解木漿一般分為黏膠漿及特種漿兩大類,分別佔溶解木漿需求的 70%和30%。
因黏膠短纖穿著舒適、易于染色及易于打理等優點,較聚酯纖維更受歡迎。全球人口增加及經濟增長擴大了對紡織用黏膠短纖的需求,對溶解木漿的需求隨之擴大。
近年出現的新用途擴大了對溶解木漿的需求,如用于生產LCD保護層、一次性紙巾等。
預計到2012年溶解木漿需求將增長至 4.4百萬公噸,復合年增長率為9.3%. *CURRENTLY OVERSUPPLY?
目前全球有17家主要溶解木漿生產商,共經營21家工廠,五大生產商共佔全球溶解木漿產能約65%。中國黏膠短纖產能的迅速增長令溶解木漿及棉絨漿的需求大增。由于國內並無溶解木漿供應,故最初需求由中國國內生產的棉絨漿來滿足。但由于近期棉價高企,同時棉絨短缺,導致棉絨漿的成本明顯高于溶解 木漿。
根據PCI Fibres的預測,中國的溶解木漿進口量由2009年的85.2萬公噸增至2012年的165.4萬公噸。公司作為中國最大的黏膠漿供應商,在中國溶解木漿進口市場的佔有率達到40%,將顯著有益于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
黏膠短纖:
黏膠短纖是一種由纖維素組成的纖維,具有和棉紗一樣的吸水性及透氣性。
受棉花價格影響,棉紗價格也快速攀升,由于良好的替代性黏膠短纖需求大幅增加。據PCI Fibres分析,黏膠短纖的全球需求量將由2009年的254.3萬公噸增至2012年的338.3萬公噸,復合年增長率10%。其中,中國的黏膠短纖產量已佔全球市場的58%,生產廠商達到40家。
獲利能力及財務數字
近年來,公司業務大幅增長。2007年至2009年,公司總收益復合年增長率為42%,截止2010年上半年,總收益為4.4億美元,同比增長 1.4倍。其中溶解木漿和粘膠短纖作為公司主要產品,銷售收入分別佔總體營收的77%和23%。受益于中國對粘膠短纖的替代需求迅速增長,以及溶解木漿的價格優勢日益明顯,公司產品未來的需求增長空間巨大。
銷售成本方面,由于公司在巴西擁有大規模自有林地,保證所需木材全部自己供應,使得公司的生產成本于全球溶解木漿業中最低,僅為459美元/公噸,遠低于行業前十大企業650美元/公噸的平均水平,2010年上半年毛利率為55%。
因金融危機使棉花及纖維產品價格大跌,公司2008年和2009上半年出現小幅虧損,但是2010年上半年,公司已實現1.65億美元凈利潤,基本恢復到2007年36%左右的凈利潤水平。預計未來棉花及其他纖維產品價格仍是影響公司利潤的主要因素。
估值
由于公司主要產品溶解木漿及粘膠短纖的需求及價格受棉花價格影響較大,在2010年中國棉花價格呈現歷史高點,後又快速回落的背景下,預計 2010年、2011年的凈利潤分別為3.02億美元和2.7億美元,同比增長1.9倍和下降10.6%,攤薄後EPS分別為,0.09美元和0.08美 元。以公司此次招股價6.6至9.2港元計算,2011年公司PE為10.6至14.8倍基本合理。
風險因素
若由于巴西的種植園法律限制或有關我們種植園土地的訴訟及佔有糾紛的不利結果引至木材供應量減少,均可能影響溶解木漿的產量及生產成本,繼而可能影響黏膠短纖的產量及生產成本,以及日後擴展計劃。
公司有86%的收益來自中國,倘中國的需求有任何減少,均可能會影響黏膠短纖及溶解木漿的銷售能力。
公司一直透過擴充產能及產品線實現業務增長,但受到政府批文、牌照及許可證以及招募、培訓熟練雇員等因素的制約,未必能按時或根本不能完成擴展計劃,這進而會對我們的業務、財 務狀況及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